5月8日,工作人員(左一)向參觀者介紹智慧法院建設成果展上展出的應用于公共法律服務領域的“訴訟材料數字加工機器人”。
新華社記者 林善傳 攝
北京互聯網法院的一位法官在進行網絡法庭模擬開庭演示(2018年9月9日攝)。
新華社記者 鞠煥宗 攝
5月6日,在第二屆數字中國建設成果展上,觀眾在智慧城市綜合治理沙盤前參觀。
新華社記者 林善傳 攝
江西省南豐縣益農信息社工作人員在收集農產品信息(2018年2月5日攝)。
新華社記者 宋振平 攝
5月8日,參觀者在數字中國建設成果展上了解展品。
新華社記者 林善傳 攝
浙江大學醫(yī)學院附屬第二醫(yī)院的一名醫(yī)生在“eICU”工作區(qū)通過視頻實時監(jiān)看克拉瑪依市中心醫(yī)院的患者情況,并與患者家屬談話(2018年10月12日攝)。
新華社記者 張玉薇 攝
5月6日,在第二屆數字中國建設成果展上,參觀者在展示基于互聯網+可信身份認證平臺(CTID)技術的居民身份證網上功能憑證。
新華社記者 宋為偉 攝
5月5日,在福州市三坊七巷歷史文化街區(qū),游客經過一家裝有刷臉支付機的傳統(tǒng)小吃店。
新華社記者 宋為偉 攝
5月5日,在福州市三坊七巷歷史文化街區(qū),游客將已掃碼儲存的許愿牌掛在“區(qū)塊鏈愛情樹”上。
新華社記者 宋為偉 攝
5月6日,在第二屆數字中國建設成果展上,廣州一家公司的工作人員(左)在介紹AI人工智能消費者行為識別。
新華社記者 林善傳 攝
5月8日,工作人員在數字中國建設成果展覽會上向參觀者介紹產品。
新華社記者 林善傳 攝
5月5日在第二屆數字中國建設成果展覽會上拍攝的無人駕駛汽車。
新華社記者 林善傳 攝
5月5日,一名工作人員(右)在數字中國建設成果展覽會上展示利用5G系統(tǒng)第一視角操控無人機飛行和拍攝。
新華社記者 魏培全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