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的陪伴
??嗽谝患彝赓Y公司負責公關和法務工作,平常住在上海,但每周五都會坐高鐵回無錫。他兩頭帶兒子參加親子活動,一起參觀展覽館博物館,為他報名了擊劍、游泳班。
就像在海洋里,滴了滴墨水,他相信游戲?qū)鹤拥呢撁嬗绊懣梢院雎圆挥?。就算沒有游戲,生活也不會缺少什么。
但8歲的祝辰君似乎不太認同這一點。他最愛的是游戲,擊劍也快樂,只是太辛苦了。
對孩子們而言,相比其他娛樂,游戲帶來的快樂顯得既便捷又頻繁。
12歲的楊帆今年升初中,富裕的家庭為他安排了豐富的業(yè)余生活。他說,自己最愛的還是游戲,第二才是騎馬課,沒有第三。
在二三年級的一段時間,楊帆會把手機藏著枕頭下,在爸媽洗澡的空隙偷玩,直到一天起床紅了眼睛,被媽媽發(fā)現(xiàn)。
即便有過上述經(jīng)歷,但他的父親楊石始終自信,游戲不過是兒子生活的調(diào)劑品,并不是什么特殊的存在。他依然會為兒子買一些昂貴的正版游戲,并不擔心兒子迷失其中。
事實上,他根本不把游戲當回事。他理解游戲的吸引力在于不勞而獲,無需太多付出就能獲得精神上的亢奮,相比起來,現(xiàn)實社會得到的認可實在多了。
這個身材高大的東北漢子要求兒子凡事像個真正的男人,“社會衡量男人的標準就是看你擁有多少財富”,其他標準還包括要陽剛、有風度、有擔當?shù)鹊取?/p>
他為兒子排滿了補習班,學奧數(shù)、英語、畫畫、吉他,還有騎馬,為此每個月開銷兩萬以上。兒子10歲生日,他送的禮物是價值六位數(shù)的一只股票。
“我認為游戲打得好應該是賺錢的,對吧?”在司機載著兒子去上英語補習班的路上,楊石教導,“如果你不能用這個東西賺錢的話,這個東西就不值得你去沉迷。”
他自己在讀書時代,就沒有真正喜歡過網(wǎng)絡游戲。盡管1998年在廈門大學讀書時,他就用賺來的一千多塊錢,購置了一臺二手電腦,買過厚厚一碟的游戲光盤,但始終興趣寥寥。他似乎只對做生意感興趣。
在楊石看來,良好的家庭氛圍下,游戲不足為懼。至于那些孩子沉溺游戲的家庭,“他們對孩子的用心程度是不夠的。”
前段時間忙于新公司的事,他最近陪兒子的時間少了。放在以前,他會陪著一起打游戲、打球、游泳。帶他參加自己的飯局,甚至是董事會會議。
做現(xiàn)在這家公司之前,他是一家演藝經(jīng)紀公司的高管,他會帶兒子看自家女團的專場演出。和帶兒子參加ChinaJoy一樣,他覺得這也是現(xiàn)實生活的一部分。
但最近有件事讓這個自信的父親也有些頭疼。兒子好像有女朋友了,每天早上,那個女孩都會等在小區(qū)門口等著兒子一起去上課。
為了不讓兒子在這條路上走得太遠,他又回歸到了兒子身邊。作業(yè)做完一起打游戲、跑步,一起切菜、做飯。12歲的楊帆感慨,累得快要尿床了。
在ps4上,倆人一起玩《最終幻想》和《納克大冒險》,兒子發(fā)現(xiàn)他沒進步,知道他沒用心打,他就幫著組局,叫來其他小朋友,自己在一旁切水果。
“要有一個共同的愛好,這樣才好溝通。”楊石有自己的育兒經(jīng),相信信任是解決所有問題的基礎,“不要發(fā)生誤會,不要拉開距離,一旦有了裂痕,想要修復就很難。”
不同的期望
在談論游戲時,家長們也不僅僅在談論游戲本身。??撕推拮佣汲姓J,在兒子打游戲這個問題上,兩人分歧的重點在于期望的不同。
媽媽望子成龍,周圍同事、朋友的努力,也帶給她壓力。但??擞X得,時代已經(jīng)變了,不再像當年的自己那樣,只有讀書這一條路可選。
“年年三好學生,區(qū)優(yōu)秀少先隊員,市什么代表,我都經(jīng)歷過了,”??藢W生時代成績突出,但沒覺得這些有什么特別了不起的。
關鍵是花費的時間精力太多,在他看來,這是一道簡單的計算題,時代變了,付出同樣的努力,得到的東西已經(jīng)相差太多。家里已經(jīng)有余糧了,他希望兒子可以舒服些,不像當年的自己那么辛苦。
“像他們這一代人,不一定非要創(chuàng)業(yè),賺大錢了。”信奉財富是衡量男人標準的楊石,也認為兒子一代面臨的競爭環(huán)境已然不同,社會正朝橄欖型狀發(fā)展,擠進“上流社會”的難度越來越大。
梁克軍最為擔心孩子迷失在游戲中,但事實上他也沒有完全禁止。尤其是帶出門的時候,兒子活躍,游戲看起來是最管用的鎮(zhèn)定劑。
連著兩年,他帶兒子參加了ChinaJoy,兒子在臺上打游戲,歡呼,他在臺下等著,頭一天沒打完的,第二天他又帶去,找到場館繼續(xù)打完了。
ChinaJoy現(xiàn)場也有父親帶著女兒逛展。
ChinaJoy現(xiàn)場。
他自己閑暇時也還玩游戲。大多是手機上的,稱不上沉迷,用來消磨時光。就像吃飯一樣,這也成了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前段時間,他還添置了一臺任天堂的Switch,有時會和兒子一起跑跑馬里奧賽車,或是一起玩些其他的雙人游戲。既是游戲,也是陪伴。
如果五年前妻子沒有因車禍去世,情況或許會不太一樣。在采訪的最后,梁克軍才提起這段封存的往事,回憶妻子在世的時候,也是一個“虎媽”,為梁昊報了不少興趣班。
現(xiàn)在,他對兒子最大的期望是平安、健康。今年是升學的關鍵年,暑假也只是報了一兩個補習班。相比成績,他更在意兒子已經(jīng)50度近視的視力。
采訪結(jié)束,記者和他一起走出餐廳。走出了十米開外,梁昊卻還停在門口,低頭把玩著手機,里面英雄人物的戰(zhàn)斗還未停歇。
(文中三對父子皆為化名,澎湃新聞實習生汪笑帆、何燕、唐一鑫對本文亦有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