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輝國際(Korn Ferry)咨詢公司8日公布的一項研究報告顯示,到2030年,印度將成為全球唯一一個技工過剩的龐大經濟體,這或使該國成為為全世界培養(yǎng)技術人員的熔爐。
美國《經濟時報》援引研究報告報道,世界20大主要經濟體技工短缺人數(shù)12年后將達到8520萬人左右。咨詢公司預計,如果這一現(xiàn)象沒有改變,那么可能導致全球年利潤減少約8.5萬億美元。
報告中指出,到2030年,印度技工過剩人數(shù)將達2.453億人左右,這或使該國成為為其他國家培養(yǎng)技術人員的熔爐。此外,印度國民平均年齡12年后將略超30歲,這意味著該國將擁有巨大的勞動力人口儲備。
報告稱,在上述條件下,印度甚至可以在技術、媒體和電信領域挑戰(zhàn)美國。
相關閱讀:
印度進入2018年,決心扭轉經濟形勢,但一個壓力的跡象已經在晴雨表中顯現(xiàn)出來:貨幣。
印度盧比兌美元匯率去年上漲6.75%,自2018年初以來一直處于普遍下降趨勢。周一,盧比兌美元匯率跌至15個月來的最低水平,兌1美元兌67.13盧比,今年迄今為止的跌幅為5.15%。
包括澳大利亞澳新銀行(ANZ)和荷蘭國際集團(ING)在內的分析師表示,預計盧比將進一步走軟。
荷蘭國際集團(ING)亞洲經濟學家普拉卡什·薩克帕爾(Prakash Sakpal)在4月份的一份報告中寫道:“我們認為,它的麻煩還遠未結束,因為一些外部和內部因素將繼續(xù)使其在2018年及以后出現(xiàn)嚴重疲軟。”
盧比面臨壓力,預示著亞洲第三大經濟體面臨的潛在問題。在過去的一年里,印度經濟增長放緩,因為它正在努力應對令人驚訝的通貨膨脹,商品和服務稅的引入,以及銀行部門壞賬的增加。
這些問題已經退居次要地位,但最近油價的上漲可能會在政府支出增加的時候擴大該國的赤字。
野村證券(Nomura)分析師估計,印度是石油凈進口國,油價每上漲10美元,其經常賬戶和財政收支就會分別惡化0.4%和0.1%。分析師在一份報告中寫道,這可能會使印度經濟增長減少約15個基點。
分析人士稱,盧比貶值和油價上漲將導致通脹加速,這可能促使印度央行(Reserve Bank of India)提前加息。在經濟站穩(wěn)腳跟之前,較高的國內利率也可能破壞印度的復蘇。
隨著美國利率將進一步上升,印度——2013年“縮減恐慌”(taper tantrum)中最大的受害者之一——再次發(fā)現(xiàn)自己在抵御大量資本外流。這給盧比帶來了額外的壓力。
根據(jù)國家證券存托有限公司(National Securities Depository Limited)的數(shù)據(jù),印度政府放松了對外資在資本市場的投資要求,但拋售仍在繼續(xù)。數(shù)據(jù)顯示,截至今年4月底,印度凈流出24444萬美元,扭轉了2017年凈買入307.8億美元的局面。
DBS經濟學家拉西卡·拉奧(Radhika Rao)表示,印度在過去一年里積累了外匯儲備,但其融資需求——這是其雙重赤字的結果——意味著,如果拋售加劇,央行可能沒有太多干預的空間。
但馬來西亞銀行(Maybank)的分析師表示,印度盧比和印度經濟并沒有完全喪失。印度央行表示,鑒于資本支出上升和全球需求改善的跡象,經濟活動可能加速,這將有助于貨幣穩(wěn)定。
“盧比已不再處于那個最佳位置,”分析人士上周寫道。
他們補充說:“說到這一點,我們謹慎地樂觀地認為,在利率和石油企穩(wěn)和全球持續(xù)增長最終可能縮小(經常賬戶赤字)、增加收入和穩(wěn)定盧比(盧比)的情況下,盧比最終會找到立足點。”